资料图:2009年4月22日,在莎士比亚故乡英格兰中西部的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的莎士比亚故居,莎士比亚肖像画与游人见面。新华社记者马建国摄
参考消息网4月2日报道 囤积居奇,放债,偷税漏税——人们通常不会把这样的词和莎士比亚联系在一起。但据美媒报道,一些学者认为,应该这样做。他们表示,莎士比亚其实是个冷酷无情的商人,他曾在饥荒期间做粮食生意,大发横财。
据美联社3月31日报道,英国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除非对莎士比亚经常被忽视的商业头脑进行一番研究,否则无法完全了解他。
研究人员在将于今年5月的威尔士海伊文学节上发表的论文中说:“人们改写了历史上莎士比亚的囤粮者形象,这样就可以突出莎士比亚的创造性天才形象。”
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研究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讲师杰恩·阿彻说,这种疏忽是“有关评论家和学者故意装作一无所知”的结果,因为这些人无法接受创造性天才也是那样自私自利的事实。
通过查阅大量历史档案,阿彻与同事霍华德·托马斯和理查德·马格拉夫·特利了解到了这位剧作家当年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既当粮商又当业主的详细情况。莎士比亚的所作所为有时还与法律发生冲突。
他们写道:“在15年的时间内,他曾购买并储存麦芽和大麦等谷物,等价格上涨后再卖给邻居和当地零售商。”他们还写道,莎士比亚会“纠缠那些无法(或不愿)全部付清款项的人,并用赚来的钱继续从事放债活动”。
莎士比亚曾因逃税而遭当局追捕。1598年,他因在粮食短缺时期囤积粮食而遭到起诉。
人们并非完全不了解有关莎士比亚的案情记录,然而他的所作所为还是令一些文学爱好者感到震惊。但论文作者认为,现代读者和学者不了解莎士比亚及其同代人面临的严峻现实。
莎士比亚生活在处于“小冰期”的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当时异常寒冷的天气和暴雨导致庄稼歉收和粮食短缺。
阿彻认为,人们如果了解到那个时期缺乏粮食保障的事实,就可以重新了解《科里奥兰纳斯》等莎士比亚戏剧。《科里奥兰纳斯》的剧情发生在遭遇饥荒的古罗马时代。剧中的粮食抗议活动可被视为是在影射1607年英格兰米德兰兹爆发的农民暴动。当时莎士比亚就居住在米德兰兹。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