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一战结束90周年之际,加拿大退伍老兵哈德森走过法国的一处战争纪念墓地。(资料图片)
参考消息网1月2日报道 那场曾被指望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并没能像人们指望的那样。但是谁又会知道,它在差不多一个世纪之后仍在挑起冲突。
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2013年12月29日报道指出,随着欧洲准备在2014年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围绕如何才能最好地记住一场夺走了千百万人生命并彻底改变了人类历史走向的战争,已经爆发了论战。
在整个欧洲大陆都将举行纪念活动的情况下,一些人希望彰显一战作为英、法等国的一次重要胜利的地位——这些国家是付出了惨重代价才赢得战争的。然而,这可能会让现在的盟国德国感到不快——德国是这场战争的战败国。
其他一些人则警告说,真正的教训——即战争的疯狂——有可能被军国主义傲慢的炫耀所掩盖。他们指出,应该把重点放在和平上。
报道指出,这些在公开及私下场合进行的争论,体现了大西洋这一侧的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持续迷恋。对于许多欧洲人来说,1914年至1918年的这场战争仍然是他们现代历史的决定性事件,是一场规模前所未见并且为第二场全球浩劫埋下了祸根的灾难。
纪念活动多多
报道称,在英国,囊中羞涩的政府正在计划长达4年的“国家纪念行动”,其中包括电影、讲演、博物馆展览、守夜仪式、社区历史项目以及学校组织学生前往佛兰德斯战场遗址凭吊的活动。
法国总统奥朗德将空前地向参加过一战的全部72个国家的领导人发出邀请,请他们到巴黎与他一起出席7月份的年度阅兵式。在战争中失去了100多万士兵的法国还将落成最新的阵亡者纪念碑,并纪念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同时也极其血腥的1914年马恩河战役。那次战役在大约一周时间里造成了多达50万人伤亡,并导致双方军队在西线战场战壕中长达数年的僵持。
邻国比利时也将举行类似的活动。甚至连被认为是一战头号侵略国的德国也将在百年之际举办若干展览,这些展览强调的是在很多年后的今天欧洲联盟所具有的团结意义。驻伦敦的德国大使馆发言人诺曼·瓦尔特说:“我们的目光放在和解上面,即让从前的敌人尽可能多地走到一起,并证明我们已经从错误中吸取了教训。”
两派针锋相对
但是在其他地方,一些纪念活动的性质和调子已经变得极具争议性,尤其是英国。
报道称,当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把即将到来的纪念活动与2012年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钻石禧年”庆典相提并论时,许多人感到震惊。他们担心政府为期4年的纪念计划——包括2000多场展览和活动——最终将沦为对一场本来绝不该发生的战争的庆祝。一个简称为“绝非光荣”的联盟反对任何低估一战惨痛代价的行为。该联盟已经得到了包括影星裘德·洛和艾伦·里克曼在内的英国名人的声援。
和平行动团体“制止战争”的成员克里斯·宁哈姆说:“任何以理智或人道方式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纪念活动都必须围绕防止战争重演的内容展开。这不是政治立场,这是人道立场。”
批评者们对于官方纪念计划中的爱国狂热或军人自豪感到担心:有人甚至察觉到一项正在进行的政治议程,即试图对历史重新诠释,以便为英国目前较具鹰派味道的外交政策开脱。
宁哈姆的团体正在打算组织针锋相对的活动。他说:“如果你阅读有关纪念活动的文字报道,显而易见存在一种决心为20世纪、甚至是世界历史上最可怕的杀戮之一恢复名誉的努力。”
报道指出,英国政府否认自己有美化一战的企图,并表示政府欢迎围绕历史问题的讨论。牛津大学教授休·斯特罗恩警告说:“我肯定不会认为我们应该颂扬任何战争……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你不得不打一场战争,那么赢得这场战争也许会成为重要的事情,因此在这样的语境下,对于获胜方来说,庆祝一下的想法是讲得通的。”
分歧由来已久
报道称,从许多方面来说,围绕这场战争的分歧与这场战争本身一样古老。斯特罗恩指出,意见的两极分化在上世纪20年代有所加剧,尤其是随着小说《西线无战事》的出版。随后,关于将领无能但士兵勇敢的压倒性叙述——用经典的说法是“驴子指挥雄狮”——变得十分普遍。
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的历史学家尼格尔·斯蒂尔说,1964年纪念一战50周年的时候,许多从战壕里爬出的老兵仍然健在,从而使冷静的讨论变得比较困难,而现在人们有机会以更加客观和多维的方式审视这场战争。
这家博物馆是一战还在进行时就建立的,因为当时人们已经知道那些战事的重要性以及记住它们的意义所在。在耗资5700万美元翻修之后,博物馆的一战陈列品室将于2014年夏天重新开放,它们将提供英国有关这场战争的最全面的观察,不仅有战场上英勇行为的描述,也有关于大后方的巨大挑战和变革的内容。斯蒂尔说:“我们将会在宏观的历史背景下作出解释,确保人们不会忘记。我们的目的是解释战争为什么会发生。这绝对不是美化战争,也不是要发出必胜主义的信息。”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