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21日报道 外媒称,英国小学有一个传统,每个班级有一只绒毛玩具——小熊(或者猴子、驴)。它是老师和同学的好朋友,每个周末轮流到不同的同学家做客;这位同学负责在小熊日志上记录这期间他们和小熊一起干了些什么有意思的事,比如周末聚会、出门旅行、去影剧院等等,通常还要贴很多照片。“班级小熊(小猴/小驴)”不但对学生的读写和表达能力是很有效的辅助,也可以让家长花更多时间和心思与孩子互动交流。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4月19日报道,但是,最近英国教师社交网站TES的一项研究发现,班级小熊无意间把家长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的静悄悄的竞争推向新的高度,出现白热化苗头,甚至演变成“家长政治”的手段。有些学校情况特别严重,校方遂决定停止这种做法,让班级玩具宠物下岗。
报道称,关键就在小熊日志上。年幼的孩子,通常让家长在本上记录“我和泰迪熊(墨菲猴)的快乐周末”;一篇接一篇的文字和图片,往往就成了展示“我们家周末比你们家精彩”的无硝烟的战场。
研究发现,有些家长求胜心切,或热衷于出风头,把小熊日志当作自己显摆的平台,结果小熊(小猴/小驴)的周末活动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管弦乐团排练、在船上掌舵,或者各式各样的“显著”社会活动。
这些孩子周末通常是不会去附近的公园、不会去乡间散步的,那平淡得简直不好意思说出来。
报道称,有人显摆就有人好奇。TES在网上论坛作了项调查,发现家长们通过小熊日记来窥探别人家周末怎么过,然后跟自己家比较或品头论足。
在好强、爱显摆的家长居多的班级,很快小熊日志就热得冒烟了。
有些家长为此感到精神压力巨大,轮到自家孩子带班级小熊回家过周末时,简直都要哭出来。
TES的编辑说,有些家长周末要工作,还有的家长自己英语不好,给小熊写日志对他们来说实在勉为其难;他们因此被其他家长冷眼相待、他们的孩子在班里感到脸上无光,那是不公平的。
专家指出,班级玩具宠物本身毫无过错,作为教辅工具也很有效,但需要与时俱进。根据现实情况稍加调整,应该就能把它的“副作用”降到最少。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