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驻巴拿马城记者苏津报道 提起巴拿马,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巴拿马运河,这条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著名人工河,大大缩短了东西方海运的距离,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除了运河,巴拿马还拥有美洲最大、世界第二的自贸园区——科隆自贸区。
世界重要商品集散地
科隆自贸区位于巴拿马运河大西洋一侧的科隆港,始建于二战结束不久的1948年。二战时期,大批美军舰船、部队以及军需补给等要通过巴拿马运河,科隆港因之异常繁忙,包括许多外国人在内的淘金者纷纷汇集到这座城市,为繁忙的运输提供各种配套服务。科隆的经济因此获得了迅速发展。但随着二战结束,战时的繁忙景象成为过眼云烟,科隆的经济随之陷入低谷。为重振经济,巴拿马政府于1946年着手进行自贸区可行性研究,最终于1948年6月17日颁布法令,正式兴建科隆自贸区。
60多年来,凭借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位置,科隆自贸区从初期的占地面积仅30余英亩(约合0.12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0多家,逐步发展到如今的近3平方公里面积、汇集3000余家公司。
科隆自贸区的发展,不仅拉动了巴拿马大西洋沿岸一带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还成为巴拿马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创造了巴拿马约7.5%的GDP。
科隆市距离首都巴拿马城以北80公里,有高速公路、铁路和运河衔接。虽然人口只有20多万,但却是巴拿马的第二大城市。科隆的街道和建筑布局中规中矩,略显陈旧。港口密集的集装箱吊车与市中心西班牙殖民风格的古老建筑交相辉映,形成一道对比鲜明的风景。
自贸区地处科隆市中心地段,由一座高大的围墙隔开。通往自贸区内的大门由保安把守,进出车辆需检查。对于前来购物的外国游客,则统一用护照进行登记后才能放行,所购物品则可享受免税政策。
自贸区内分为两个区,一个是仓储区,一个是商铺区。自贸区以经营转口贸易为主。进口、包装、仓储和再出口是其主要经营范围,也有部分加工工业。
商铺区随处可见前来洽谈生意的商人和旅游者。区内有些店铺只对批发商开放,另外一些则批发兼零售。店铺门面虽都不很大,但所提供的商品可谓种类繁多。这里的许多商品都来自有“世界工厂”称号的中国。近年来,中国一直是科隆自贸区的最大商品供应国。2012年的数据显示,自贸区35%的进口商品来自中国。
除中国外,美国、日本及欧洲等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是自贸区的主要货源地。来自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商品,经过科隆转口到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各国。因此,这里是全球贸易链条中的一个重要商品集散地。
受制于全球贸易波动
由于以转口贸易为主,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自贸区的贸易额能否实现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全球贸易的走势。
2012年在经历了其历史最高增长后,2013年以来,科隆自贸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贸易萎缩情况。据最新官方数据,2014年第一季度,自由港贸易总额为49.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5.5亿美元。其中进口额为22.45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7%;出口额为27.25亿美元,同比也下降了21.1%。
自贸区贸易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这两个自贸区主要买家的进口额度大幅下降。作为自贸区主要买家的委内瑞拉,因国内外汇管制措施,导致大量委方进口商因缺乏外汇而无法支付。自贸区方面表示,委内瑞拉进口商累计债务高达12亿美元。另外一个主要买家哥伦比亚,则以保护本国企业为由,对自贸区转口的一些产品施行附加关税,从而导致对哥出口出现大幅下降的局面。
“这或许是最困难的一年。”自贸区用户委员会前主席赛维罗·索萨说。因为委内瑞拉拖欠货款太多,导致许多公司资金紧缺,从私人银行又很难获得贷款。索萨表示:“我们不需要补贴,但需要国家银行给予利息方面的调整以及放宽贷款条件。”
为解决目前面临的困境,巴政府与委内瑞拉就债务问题进行了对话谈判,还将哥伦比亚告上世贸组织。与此同时,自贸区也在努力寻找和开发新的主顾。
自贸区营销总监索尼娅·安东表示,为了应对当前的艰难时刻,自贸区正致力于开发拓展新地域,以充分利用新的机场设施。同时,还在不断挖掘市场多样化潜力,并时刻保持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安东乐观地表示,自贸区将在短时间内回到增长的轨道。
总体而言,科隆自贸区虽然时有起落,但现在仍为巴拿马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将于今年竣工,届时运河运力将大幅增加,因此巴拿马民众对自贸区的未来前景持乐观态度。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参考消息》官方网站首页。网址:www.cankaoxiaoxi.com >>